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开始,包括吉利、哈弗、奇瑞、长安等在内的主流自主车企开始全力推广双离合变速箱,10万以下最新上市的自主车都开始搭载不同类型的DCT,有6速的、有7速的,有干式的、也有湿式的。似乎在一夜之间,自主车企都已经觉醒,并掌握核心技术,这些变速箱都是哪来的?表现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带着这些疑问,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各个自主车企的双离合变速箱都有着不同的出身。
比亚迪的是逆向大众的双离合器模块、电液控制系统以及控制单元等核心技术捯饬出来的,说白了就是纯抄袭,并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软件控制系统和与动力匹配令人不敢直视。
长安的五速湿式双离合是与福特合作开发的,福特的双离合因为表现太差已经被淘汰了,指望它能提供点干货?长安比较求稳,只有五个档位,还是湿式的,闯动、顿挫是没了,传动效率已经完全对不起“DCT”这个称谓。
格特拉克的双离合器模块在自主车企中用的最多,包括吉利、观致、哈弗、奇瑞全部都是从这家供应商采购的双离合器模块。可以说,除了车企在后期的调校、匹配上能略作微调,几个厂商的双离合变速箱在表现都是在同一个梯队,想跟大众、本田、保时捷比?还差的远!反正以后出了什么问题,都统一甩锅给格特拉克,然后“痛定思痛”回归6AT或CVT,连后路都十分明朗。
下面聊一聊,为什么都开始搞双离合。
首先,自动变速箱有AMT、CVT、AT、DCT四个大类:AMT就是手动挡的变种,门槛低,表现差,用起来太跌份;CVT结构简单,成本极低(不到传统6AT变速箱的一半),并且已经基本实现高度自主化,没多少潜力可挖了;传统的AT变速箱结构复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开发周期太长,而且造出来也是别人玩剩下的,别指望跟上潮流,不明智;还是双离合变速箱好,说白了就是手动变速箱加双离合器模块加液压控制模块再加自动控制系统,这下好了,一些零部件自己能生产,只要采购一些核心部件,搞回来组装调校,成本比起现成采购的传统AT低太多了,简直美滋滋。
传统效率高,换挡速度快,这是双离合变速箱相比传统AT的重要优势,也更契合当下节能减排的时代潮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它依旧是未来汽车变速箱领域重要趋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主车企现在的双离合变速箱设计和加工太差劲,为了避免换档的噪音和冲击,换档时间和离合器打滑时间变长,最后效率反而不如AT。另外,与发动机的匹配也是一个大问题,各种八字不合,造成油耗下不去,动力上不来的尴尬局面。
CVT、6AT这类变速箱国际上已经很多各种不同的类型,这意味很多路都被各种技术专利堵死了,你想要量产?先把钱交了!DCT就好多了,现在的专利较少,外企供应商对核心技术把控不是很严(当然不严,自己也是半吊子,巴不得有人给他当小白鼠)。
Copyright@ 2011-2017 西安秦冠自动变速箱维修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7018794号-2
联系电话:029-86369816、15596636508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梨园路(和生国际向西 100 米路北)